201704051644
清明時節是中國祭祖慎終追遠的重要時刻,但中醫針灸康復臨床醫學博士黃怡提醒,清明前後也是多種慢性疾病容易復發的時節,如關節炎、哮喘、精神病等,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「發物」,所謂的發物,指得就是動風生痰、發毒助火助邪之品。 黃怡建議在清明節日適合吃一些幫助身體陽氣上升且易消化的食物,如芝麻、花生、赤小豆、糯米、鵝肉、雞蛋、韭菜、淮山、蘋果、橘、梨、桃、櫻桃等就很不錯。 另外也可以煲點像是胡椒煲豬肚、鮮土茯苓煲豬展、川芎白芷燉魚頭等湯,都是很好的選擇。 在春季有些民眾會出現「春睏」的情形,春睏指的是沒來由的想睡、困頓,尤其是早上9點、10點就睏頓、想睡,這並不是懶,而是脾陽氣虛衰,脾的清氣無力上升所造成的,可多以黨參、茯苓、白朮來煲湯食用,以提振脾的陽氣。 黃怡指出,清明掃墓後,提醒家人吃祭品或貢品,請注意不要暴飲暴食,記得飲食規律,低鹽多蔬果。 另也也可多吃醋,因春天為肝的時令,味酸入肝,多吃醋能幫助肝氣調達,尤其是職場不順心、容易緊張、容易暴躁的人更要利用清明時節多吃醋,以調整心情,降低情緒的高低起伏,對心理健康有很好地幫助。 另外若是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患者則需請留意低鹽飲食,多吃蔬果,降低血液濃度及增加血管壁的彈性,維持健康。
慢性病易復發 忌食發物
溫柔漂亮的美容師幫你按摩
留言列表